政务公开 — 政府报告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07年03月10日 浏览量: 已点击: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3月8日在县十五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
县 长 佟宝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0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通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呈现了持续和谐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44亿元,增长11.2%;全口径财政收入8705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60万元,增长11.25%和10.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增长32.9%。
——突出项目建设,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提升。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2.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17万元,增长15%和22%。全县用电量突破1.2亿千瓦时,增长2000万千瓦时,其中工业新增用电量占40%。园区经济实现新发展。方正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投入2400万元完成汉江街硬化及建成区配套设施建设,征用企业规划用地17万平方米,新入区生产加工型项目3个,实现引资额8600万元。大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仁和塑包项目当年8月份投产,实现产值1500万元,创税53万元。中密度板、龙孚冷饮、绿萌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方通兴隆木业启动3亿支成品铅笔项目,天华笔业生产能力扩大到1.5亿支。通过与信达公司、佳纸集团艰苦洽谈,高新纸业启动工作取得突破,与佳纸集团签订了资产转移意向性协议,进入实质性招商阶段。依法收回广富山石英矿采矿经营权,为对外招商创造了有利条件。制药、酿酒等传统产业质量效益提升。经济外向度提高,新增外贸出口企业5户。2006年出口额实现507.37万美元,增长132.75%,增幅位居全市区、县(市)第一位。
——落实惠农措施,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惠农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6.35亿元,增长10.7%。粮食总产量3.22亿公斤,增长19.7%。稻米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争取市政府补贴,新建水稻大中棚2662栋41.1万平方米,覆盖率达到95%,水稻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绿色和有机水稻扩大到35万亩和1.5万亩,落实订单30万亩。新增有机标识企业6家、绿色标识企业1家、有机标识产品10个、绿色标识产品2个,分别发展到10家、7家、12个和9个。畜牧业稳步发展。扶持联滨村黄牛养殖协会贷款100万元,为全县103户养殖户争取市商行小额贷款324万元,有77户成为畜禽养殖大户。特色经济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规模发展到1700万袋,总量翻一番。北药种植扩大到8000亩,增长60%。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跨国劳务输出624人,实现劳务收入2184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争取国家购机补贴110万元,新增大中型农业机械535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1%,步入全省先进县行列。完成双凤灌区节水灌溉等4项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型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高标准完成8个试点村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省市资金3737万元,县财政投入275万元,农民自筹696万元,硬化农村公路85.5公里,是2003年以来总和的1.57倍。完成10个试点村基础设施年度建设任务,硬化村屯路6.7公里,改水5个村1073户,改厕298个,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5个,农民休闲娱乐广场2处。建国村、爱国村、安乐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位居全市前列。
——强化宣传推介,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编制完成《方正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建成大罗密抗联英烈纪念地,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形成。推进方正湖休闲区整体开发,新建游湖码头、野外浴场、寺院假山和湖心拱桥等景点,完成原始森林公园第一停车场至第二停车场道路硬化,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通政府网方正旅游专页,编制了宣传画册,通过省、市新闻媒体宣传推介,拓宽了客源市场。全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00万元。商业、饮食、运输、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1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增长9.8%。
——加大资金投入,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完成10条巷路、延伸红古路、打通团结路和亮珠河街地下排水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新增硬化面积2.8万平方米、地下排水设施2089延长米。推进城镇供水扩建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铺设输水管线7.8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万平方米。完成规划面积7万平方米的夕阳红生态公园年度建设任务,城西壕综合整治工程主体完工。新区开发、老城改造取得新成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城市基本建设项目达15项,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移植山树505株,栽植绿化树木10.6万株,方正湖、小方正湖、天鹅湖及城区街巷路全部实现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27.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会发镇样板小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街路1800平方米,铺装彩色步道板5500平方米,拓宽整修街巷路22条5.63万平方米,15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投入使用。
——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深化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采取减免挂调政策扶持和多元化产权招商措施,吸引投资200万元,变现资产5301万元,减免挂调800万元,完成12户国有企业和11户集体企业改制。县乡财税体制进一步理顺,保工资、保运转、促发展能力增强。财政总支出实现3.2亿元,比上年增加9000万元,增长4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配套改革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启动内资取得新成效,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启动内资实现2.1亿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增强。
——坚持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推广步伐加快,获国家专利12项,争取市科技项目3项,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达47.6%。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投资1768万元,移址新建第二中学,建成宝兴中学、第三中学教学楼和会发中学、宝兴中心小学宿舍楼,改造中小学校24所21040平方米,彻底消灭D级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4所1870平方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巩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27‰以内。有线电视事业发展加快,新增12个村3600户,通村率6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民族宗教、技术监督、统计、档案、审计、兵役、人防、地方志、老龄和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果。
——人民生活改善,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增长10.8%和11.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2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 20.6平方米,增长2.2%和3%。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8.5%和74.5%,分别提高1个和1.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就业3560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人员4604人,是上年的两倍。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公民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四五”普法通过验收,“五五”普法全面启动。依法行政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及建议25件、政协委员提案39件,办结率达100%。坚持县政府领导集体接待信访制度,突出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全县信访案件比上年降低62%,越级访下降16%。平安创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绩。
各位代表,2006年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努力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方正建设和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经济短板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增长缺乏有效支撑;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短,农民增收渠道单一;财政收入水平低,后续财源不足,收支矛盾不断加大,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招商引资工作主动性不够,大招商氛围不浓,成效不明显;经济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制度、措施执行不到位。上述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将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2007年主要任务
2007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进程。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线,以建设山水园林化生态县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加快哈佳中段区域经济中心、哈东生态旅游胜地、省级山水园林城市和生态型新农村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0.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51%;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全力抓好大项目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壮大园区经济。按照一区多园发展规划,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完善政策、资金、服务机制,引导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园。申请修编开发区扩区用地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土地储备,提高利用率。争取开行贷款,完成1.5公里道路硬化,跟踪推进供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开发区承载项目能力。扶持中密度板项目正常生产,推进3亿支成品铅笔项目尽早投产达效,支持龙孚冷饮、仁和塑包等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跟紧盯住有合作意向或正在洽谈的塑料包装城、纸制包装制品、中村锯业合金锯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制定财税奖励政策,鼓励招商项目向园区聚集,壮大园区经济规模。
培育优势产业。以发展新型工业为目标,围绕木材、食品、制药、矿产四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立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锲而不舍地推进高新纸业复产,启动纸浆和造纸项目。做大铅笔产业,年产铅笔实现9.5亿支,比上年增长35.7%。扶持现有骨干企业开发木器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开发优质大米及其系列产品,扩大米糠油、绿萌食品生产规模,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扶持沙河制药厂和康隆药业等制药企业研发新产品,提高生产能力,积极引进规模制药企业,牵动制药业发展。推进石英石精深加工,力争投产达效。借助中煤集团发展哈东煤化工产业的机遇,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开发煤炭化工产品,壮大矿产业。
积极引进大项目。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方正林业局、沙河子农场、沙河子港务局合作,建立互动机制,围绕木材加工、制药等优势产业、优势项目,实行政策引导、产业互补、相向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坚持引进外资与启动内资并重,单个项目招商、产业和行业招商并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招商引资,重点吸引长三角、珠三角、渤海湾等发达地区大型民营企业来方投资,实现引资领域向三次产业全面拓展。制定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建立奖励机制和目标考核机制,战线负责,全民参与,立标推进,全年引进生产加工型项目投资额3.2亿元,力争实现引进超亿元大项目零的突破。
发展生态旅游和现代物流业。加强与森工、农场联营合作,统筹规划旅游资源,实现互利共建。规划设计、分期建设莲花湖景区,完成东方红村至原始森林公园第二停车场输电线路建设工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推进响水河源头漂、原始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引资开发双凤湖、双龙湖。扩大对外宣传,积极对接,纳入哈市旅游精品线路,增强吸引力。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做大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经济,牵动文化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启动得莫利服务区综合开发,扩大山特产品集散中心档次和规模。推进新世纪宾馆、现代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积极发展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活跃城乡流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壮大农村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现代农业为目标,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突出发展绿色农业,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做强绿色、有机稻米产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建设,绿色、有机水稻分别发展到38万亩和 3万亩。壮大稻米龙头企业群体,扩大订单面积,提升稻米精深加工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注册方正大米证明商标,争创国家名牌产品。采取举办“方正大米”展销会、论证会等形式扩大宣传,提升方正大米知名度。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食用菌栽培规模发展到2500万袋,草腐菌试验示范面积扩大到3万平方米。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北药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强化畜牧防疫灭病和自繁自育体系建设,扶持30万只肉鸡、400头肉牛和特色养殖小区建设。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群体,加强稻、菌、畜、禽等农产品产业链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分散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做大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化解乡村债务,壮大农村经济实力。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住国家继续加大支农力度的政策机遇,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启动建国水田开发小区、水稻高产示范区等农业开发项目建设。推进60万亩水田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治理水土流失,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成松干堤防达标、方正湖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工程年度建设任务。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改善农村面貌。巩固提高新农村试点镇村建设成果。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新增自来水村屯5个1200户,入户率达到80%。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工程,新增用户2000户,入户率达到50%以上。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新建1889户。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和救助体系。推进社区、乡村文体活动站(室)场地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统筹城乡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围绕山、水、园、林风貌,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修编完善城区控详规划,突出城市功能定位。推进新区开发,鼓励公益性事业单位北移,规划建设客运中心,加快幸福家园、阳光新城、运华广场等居住小区建设。配套改造老城区,实施依法动迁,逐步改造“城中村”。完成亮珠河街、农林路北段道路工程建设,硬化10条巷路,改造同安路。推进夕阳红公园二期建设,立项启动筹建污水处理厂。扩大集中供热面积,提高供热质量。完成花园式单位、企业、小区建设。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城乡绿化、植树造林100万株。加快会发镇样板小城镇建设,做好大罗密镇、德善乡、伊汉通乡政府迁址的规划、立项工作,依托中煤集团煤化工产业超前谋划沙河子区域建设发展,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小城镇体系。
(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情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理顺高中管理体制,发展优质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适用型人才。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改造装备各级医疗机构。强化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招录专业技术人员,引进中高级卫生技术人才,提高城乡医疗救治水平。发展文体事业,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深入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实施九项惠民行动。1、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资助20名贫困大学生入学。2、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3、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低保标准提高45元。4、改善农村弱势家庭住房条件,解决20户住房问题。5、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新增私营企业职工及个体工商户2000人。6、大力推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便民店20个。7、投资1000万元完成城区电网改造。8、硬化通乡通村公路122.6公里。9、完成新兴大桥主体工程。
维护社会稳定。深刻吸取“10.5”事故教训,把安全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职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突出抓好煤炭等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深入开展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行业的安全专项整治,抓好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方正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加强模拟演练,增强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能力。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控体系,推进“平安方正”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继续执行县政府及部门领导集体接待信访制度,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利益。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广节水、节地、节能技术,积极开发风能等新型能源,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大气、水、噪音污染,完成大砬子废弃石场地质灾害治理。开展绿色企业、绿色机关创建活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能力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健全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评估等制度,对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进行充分调研,科学规划,深入论证,审慎操作。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本领,善于用发展的意识正视存在的差距,用超前的理念谋划争先的思路,用科学的观点促进社会的和谐。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与公众监督,高质量地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主动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强行政法制监督和权力约束,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促进政府规范行政、廉洁从政。
提高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强化“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请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落实纳税人评议、政府直通车、限时办结等制度,切实履行好为企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行政职能。抓好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政务公开,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让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切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提高推进落实能力。善于谋事,敢于碰硬,勇于创新,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决定的工作一抓到底,确定的任务严格奖惩,确保政令畅通和高效运转。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坚持讲实话,重实绩,办实事,求实效,着力推进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落实,提高工作绩效,使政府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各位代表,2007年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争先进位,为加快山水园林化生态县建设、构建和谐富裕新方正而努力奋斗!